大跨拱桥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于2019年10月获教育部批准成立,是围绕大跨拱桥设计、施工、材料和装备等全领域的高水平特色工程研究中心。现工程中心研究人员101人,其中正高职称33人,副正高职称25人,中级职称43人。工程中心由陈正教授担任主任,拥有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各类国家级人才13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7人,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人,省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11人。以郑皆连院士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科研团队为核心,形成了结构合理、方向完备的人才梯队。
工程中心依托广西大学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开展大跨拱桥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创新攻关,致力于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及东盟国家的重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为世界最大跨径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雅鲁藏布江藏木特大桥、世界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平南三桥的建设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目前,工程中心在郑皆连院士的带领下,围绕在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主跨600米天峨龙滩特大桥、世界在建最大跨径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川藏铁路金沙江特大桥和世界最大跨径双跨连续拱桥—双堡特大桥进行科研攻关,旨在将本工程研究中心打造成为世界级拱桥中心,引领世界拱桥先进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冲击拱桥700米世界新高度。
近三年工程研究中心发表高水平论文6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2项、詹天佑奖2项、鲁班奖、茅以升桥梁大奖以及世界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奖”各1项。2020年,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团队主持建造的平南三桥获2022年“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和国际桥协“杰出基础设施提名奖”;天峨龙滩特大桥获2024年度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大型公路与铁路桥最高奖。